原來,綠色建筑是解決霧霾的一把“金鑰匙”
摘要:幾年來,空氣質量總是世界各國注的焦點,進入冬季,霧霾襲來,這對于人類來說不僅是身體上的摧殘,也是精神上的折磨,盡管有嚴密防護措施,也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對于霧霾,我們應該怎么樣才能驅趕它、消滅它?今天,我們終于找到了答案。
我們將鏡頭切換到廣角鏡頭模式,我們不難發現,霧霾已成為一些行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這其中,綠色建筑首當其沖,成為建立“美麗中國”的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把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同時提出,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資源利用要更加高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比 2005 年下降40%~45%。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苗樂如強調:“實現綠色發展,房地產業、建筑業以及物業服務行業責無旁貸,我們應該是綠色建筑、綠色地產的主力軍!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鄒燕青表示,三大污染源分別是交通、工業和建筑,“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正在從不同領域、不同建筑類型著手開展節能工作,像學校、醫院和商場等公共建筑領域節能空間還比較大。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總經理王靖指出,城市進行綠色化改造,就是建設低碳城市,而低碳排放的主要表現為建筑、交通和工業三大方面,其中,建筑的碳排放占比最大,約為社會總能耗的40%。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建筑熱能工程系副主任姜益強強調既有建筑綠色改造,是社區改造的核心,也是真正實現節能減排與適宜人居的完美結合,同時有效降低霧霾形成幾率。
能源危機、霧霾鎖國,都在倒逼著建筑行業綠色前行,而發展綠色建筑,已經成為業界共識。以綠色理念打造的綠地集團總部大樓,年節約用電量為143.6 萬KWh,節煤量508.39噸,減排二氧化碳533.97噸;減排二氧化硫2.94噸;減少一氧化碳832.38公斤。通過多年綠色建筑開發,萬科每年與傳統項目相比較可節約標準煤61710噸。
治霾沒有速效藥,只能一步一步來,所以盡管我們在幾年前就開始治愈空氣污染,但也很難看到成果,到今年1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作為國家標準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這一概念在中國已扎根經過了漫長的半個世紀。
盡管中國在倡導綠色建筑的道路上剛剛起步,并且遇到了或多或少的困難,但不容否認的是,為了應對霧霾等環境問題,綠色建筑勢必是未來建筑市場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我們勢必要聯合政府和廣大企業及民眾,共同肩負起這項責任,倡導綠色建筑,應對霧霾問題,為子孫后代創造出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因為霧霾,綠色建筑今后的發展將大幅加快。綠色建筑的“盛宴”將因霧霾而開啟。
2017年第十四屆中國(西安)國際建筑節能及新型建材展覽會將于2017年4月20日——22日在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次展會也致力于推廣綠色建材的發展,來自各地的優質企業將在展會上大力展示行業內的最新建材產品,我們熱衷希望行業內的優質企業能于我們合作,一起為人類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