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將幫助中國預防“豆腐渣”工程
在歐美,“裝配式建筑”也被叫做“建筑工業化”。也就是說,建造房屋可以像機器生產那樣,成批成套地在工廠中制造,從而讓這一環節變得高度集約,便于質量控制。而除此之外,這種建筑方式還將幫助中國預防“豆腐渣”工程。
國務院:裝配式建筑占比將達到30%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重點推進地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積極推進地區,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等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同時,逐步完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監管體系,推動形成一批設計、施工、部品部件規模化生產企業,具有現代裝配建造水平的工程總承包企業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專業化技能隊伍。
中國建筑工業化發展遠遠落后
裝配式建筑在西方已經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歐美建筑工業化的比例已高達50%~70%。瑞典和丹麥早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已有大量企業開發了混凝土、板墻裝配的部件,目前新建住宅之中通用部件占到了80%。
據我國資料表明,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開始推廣裝配式房屋的發展,其中裝配式大板結構體系發展得較為迅速。但裝配式大板住宅房屋的質量和抗震性能不足,住宅樣式較為單一,上世紀80年代后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在我國推行的是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
“搭積木”真能保證安全嗎?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建設及產業現代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正忠就表示,“項目封頂后,很難檢查連接節點的質量到底如何。而且目前我國的施工隊伍的專業水平還難以保證連接節點的施工工藝完全做到保質保量。”
也就是說,在中國的國情之下,想要保證建筑安全,決不能僅僅依賴結構材料生產的標準化,建筑施工等一系列過程的控制都至關重要。
成本過高是制約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最重要瓶頸之一
萬科集團總規劃師傅志強結合萬科集團近20年工業化建筑的實踐認為:“目前阻礙工業化建筑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是成本高,如果做了這個裝配式建筑,成本卻要高出1000元/平方米的話,這就沒有競爭力了。”
2017年第十四屆中國(西安)國際建筑節能及新型建材展覽會將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展會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筑綠色轉型及發展綠色產業的發展,我們著力打造一場面向全中國的建筑節能行業盛會。我們誠摯邀請并熱情期待您參展,相信本屆展會已給您帶來建筑節能行業交流的機會及更多的商業契機!
2017年第十四屆中國(西安)國際建筑節能及新型建材展覽會,我們與您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