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综合一区在线_亚洲精品一级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电影和岳坶做爰中文字幕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 >> 展會資訊

品牌展會
聯系方式

中國智能農業裝備展 見識一部“農圈”里的《變形金剛》

2016/9/13 14:43:18    

2017年3月北京展覽館將舉辦中國智慧農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智慧農業裝備與技術博覽會,這是中國規模較大的民營展覽集團——振威展覽股份(股票代碼:834316)繼今年8月舉辦商務部批準、國際展覽協會UFI認證的新疆農博會后的又一大行業盛會,此外,中國(北京)國際農用航空植保與智能裝備博覽會也將于3月同期舉辦。

 


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智慧農業
裝備與技術博覽會現場
 

此次展會以“高效、精準、智能”為主題,涵蓋3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800個標準展位,展出面積達25000多平方米。現場設有科技農業智能裝備、節水灌溉、智慧農業高新技術、溫室園藝資料等展區。預計這將會是2017開年的一大農業亮點!

 


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智慧農業
裝備與技術博覽會現場

 

新時代的到來使得各類智能農業裝備如雨后春筍,越來越多的農用機器人進入我們生活。然而,農用機器人具體都能干什么呢?今天組委會就跟大家一起見識見識這“農圈”里的變形金剛。

 

會收棉花的機器人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王玲所在的團隊研發出一種機器人,不僅可以采摘棉花,還能迅速、準確地判斷出籽棉的品級。

 

對農民來說,收棉花是一件苦差事。而且人工采棉耗費的成本相當大,所投入的勞動力約占整個生產過程的50%。例如,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種植700萬畝棉花,每年付出拾花采摘費近4億元。

 

王玲和團隊研制的這種機器人在采摘前就知道,哪片地里的棉花質量好,哪片地里的棉花質量差,從而避免重復或無謂勞動。而在種植時,只需讓棉花植株的種植間距滿足機器人的寬度,棉田留予一定的條寬來滿足采摘機械手的工作幅寬。

 

目前,此項技術已經實現關鍵性突破,并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進一步的田間試驗。田間試驗一旦取得成功,課題組將向國內主要產棉區推廣應用。

 

會噴霧的“外星機器人”


 

這是一臺三四人高的龐然大物,綠色外殼造型特異酷似科幻影視作品中的“外星人”,是由北京一家植保公司與意大利、西班牙合作生產的噴霧機。

 

據了解,東北華北地區發生玉米粘蟲災害時,農民以每人150元/天的價格雇人打藥,仍雇不到足夠的人手。而玉米成熟時秸稈高度一般都接近兩 米,普通的懸掛式噴桿噴霧機根本下不去地,農民只能看著干著急。而這種“外星機器人”可自由調節行距和高度,其獨特的設計可輕松進入各種高度作物的田地, 不會對作物造成損傷。

 

會種菜的機器人


 

在山東舉辦的“壽光蔬菜博覽會”上,由壽光科技人員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穿梭于菜架中,采摘、管理動作精準流暢,嫁接機器人屈身苗床之上,取苗、切苗、接合一氣呵成,讓游客在零距離接觸中感受智能化種植帶來的便捷和高效。

 

據了解,這幾種機器人的能源系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通過變壓變頻用蓄電池將電能存儲起來。當機器人電量不足時,自動搜索充電地點,自動完成充電對接。當機器人充電完畢后,再繼續執行上次未完成的任務。

 

懂嫁接的機器人


 

這個嫁接機器人由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農業機器人實驗室負責人張鐵中教授研制成功,機器人分為穗木供苗系統、砧木供苗系統、切削和結合、固定部分。

 

張鐵中將演示的黃瓜苗和南瓜苗分別放在穗木、砧木供苗處,只需一步,機器瞬間完成了精確定位、抓取切苗、接合固定等多步操作。從放苗到嫁接成功,整個過程也不過幾秒鐘的時間。

 

該通用型蔬菜嫁接機器人一小時至少完成400株,實驗室的另外一臺更加先進的雙向高速蔬菜嫁接機器人一小時可以完成800株,是人工作業的6到7倍。同時,機器人嫁接苗的成活率高達95%。

 

菜田除草的機器人


 

英國科技人員開發的菜田除草機器人所使用的是一部攝像機和一臺識別野草、蔬菜和土壤圖像的計算機組合裝置,利用攝像機掃描和計算機圖像分析,層層推進除草作業。

 

它可以全天候連續作業,除草時對土壤無侵蝕破壞。科學家還準備在此基礎上,研究與之配套的除草機械來代替除草劑。

 

采摘柑橘的機器人


 

西班牙科技人員發明的這種機器人由一臺裝有計算機的拖拉機、一套光學視覺系統和一個機械手組成,能夠從柑橘的大小、形狀和顏色判斷出是否成熟,決定可不可以采摘。

 

它工作的速度極快,每分鐘摘柑橘60個,而靠手工只能摘8個左右。另外,采摘柑橘機器人通過裝有視頻器的機械手,能對摘下來的柑橘按大小馬上進行分類。

 

采蘑菇的機器人


 

英國是世界上盛產蘑菇的國家,蘑菇種植業已成為排名第二的園藝作物。為了提高采摘速度,英國的農機研究所研制出采摘蘑菇機器人。

 

它裝有攝像機和視覺圖像分析軟件,用來鑒別所采摘蘑菇的數量及屬于哪個等級,從而決定運作程序。

 

采摘蘑菇機器人在機上的一架紅外線測距儀測定出蘑菇的高度之后,真空吸柄就會自動地伸向采摘部位,根據需要彎曲和扭轉,將采摘的蘑菇及時投入到緊跟其后的運輸機中。它每分鐘可采摘40個蘑菇,速度是人工的兩倍。

 

分揀果實的機器人


 

在農業生產中,將各種果實分揀歸類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農活,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

 

英國一家農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結構堅固耐用、操作簡便的果實分揀機器人,從而使果實的分揀實現了自動化。

 

它采用光電圖像辨別和提升分揀機械組合裝置,可以在潮濕和泥濘的環境里干活,它能把大個西紅柿和小粒櫻桃加以區別,然后分揀裝運,也能將不同大小的土豆分類,并且不會擦傷果實的外皮。


在農業今后的發展中,“精準”將是關鍵。在歷屆中國(北京)智能農業裝備博覽會的現場早就不乏機器人的身影。自主生產我國首臺果蔬采摘機器人的蘇州博田公司展示的智能鋤草機器人、果蔬自動劃分選設備都為中國的林果業實現自動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提供裝備支持。


或許不久后,展會展出的農業機器人就能認出一株株秧苗,并且用酌量的化肥和水滴來催促它們生長;或者會識別出雜草,然后用一小滴除草劑、一把噴火槍、抑或一束高能激光來將它們鏟除;再或者這些機器還能認出各種成熟的蔬菜,并且收割下來......

 


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智慧農業
裝備與技術博覽會現場

 

展會延續的主題是“高效、精準、智能”,因此致力于發現關注更高科技的農用設備,將目光與傳統區分,避免農民繼續拖沓不前的傳統作業模式,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讓越來越多的農民成為科技時代“新農人”,并大力推進農業裝備的供給側改革,為國家智能化發展出一份力。

 

這樣一部農業“大片”是您向往的嗎?這樣一臺“機械友人”是您需要的嗎?如果您想要嘗試做一個減少勞動消耗的新型農民,那就請您光臨2017中國(北京)農用航空植保與智能裝備博覽會吧!在新的一年上演一部全新的農田保衛戰!

 



    展會早知道

第五屆中國中國(北京)國際智慧農業裝備與技術博覽會將于2017年3月在北京展覽館舉行,邀請國內外科技農業智能裝備、智慧農業高新技術、光伏農業、智能灌溉、溫室園藝資材等企業到場。

第17屆新疆農博會將于2017年8月8日-10日在烏魯木齊舉行,邀請國內外智能農業裝備、航空植保、作物種植服務、農業轉型技術、節水灌溉、設施園藝、“互聯網+”、新型肥料、種子、農藥等企業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