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博會收獲篇:三大會議專家說了什么?你該知道的事
第16屆新疆農博會已于8月10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國際會展中心圓滿閉幕,本屆展會觀眾達到5.2萬人次,共有1500余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4.5萬平方米,分別以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新型肥料、航空植保、智能農業裝備、設施農業、種子為板塊進行了展示,達成意向成交額6億人民幣。
會議現場觀眾聽講認真
展會同期舉辦了國家“一帶一路”沿線水肥一體化高峰論壇、新疆農用航空植保創新發展峰會等高端會議,邀請到全國農技服務推廣中心節水處處長杜森、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農藥與藥械處研究員邵振潤、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樊小林和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蘭玉彬等專家蒞臨演講,共同分享國內外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及航空植保新技術,研判各行業在世界的機遇與挑戰,旨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產業升級,輻射中亞相關產業發展。
土壤學會秘書長趙成義給農業部農技推廣服務中心
節水處處長杜森(右)授牌
水肥一體化論壇上,杜森針對新疆如何發展水肥一體化發表了演講,他認為,農業灌溉的發展迫在眉睫,新疆作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更應考慮水肥一體化如何應用于本地的特色經濟作物,包括模式、設備、方法、及水肥配比上都需斟酌考量,在這個方面的發展還需要大力的宣傳和推廣。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農藥與藥械處研究員
邵振潤發表演講
邵振潤在論壇中針對各國農業種植技術及土地管理重點做了總結與概括,他表示,美、法、歐盟各國都有自己的土地改良、防損及種植模式。目前應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如通過休耕和輪作進行土壤恢復、農藥化肥使用的專業指導、病蟲害綜合防治及環境污染現狀的改善等,并提倡使用“互聯網+”的新思路指導檢測農作物種植,使新疆乃至全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在論壇現場
張福鎖對于“科技小院”的發展表示看好。他在發表演講時提到,要發展“大配方、小調整”的區域配肥技術,物化養分管理技術,找到農企結合的途徑,才能推動化肥企業對技術的大面積應用,并認為開辦“科技小院”正是企業切實為農民提供技術援助以達到增產增收的好辦法。
樊小林在論壇中針對中國新型肥料產業的發展方向發表了演講,他認為,實現中國化肥零增長需使用緩控釋肥料,其中植物油包膜控釋肥料與致孔控釋技術相結合是新疆發展水、肥雙高效的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適用方式。并表示,面臨新疆干旱的氣候環境,對水肥的施用及管理需加強。
華南農業大學蘭玉彬教授發表演講
蘭玉彬教授是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長期從事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和航空遙感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在8日的新疆農用航空植保創新發展峰會上,他結合自身的各項研究成就,向與會者分享了精準農業航空現狀與未來展望,并就精準農業航空要點與難點,對比了中外精準農業航空的區別與優勢,分析了國內外航空植保現狀與未來發展的方向。
論壇現場觀眾提問環節
三大優勢產業會議和農博會的召開有助于為“一帶一路”沿線省市和中亞國家提供水肥施用及航空植保發展解決方案,通過專家的授課指導,為到場的企業、自治區和兵團等農業相關單位、種植大戶和個人指引了農業發展新道路,進一步普及貫徹我國農業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政策。
------【中國最大農業展】------
第17屆新疆農博會將于2017年8月8日-10日在烏魯木齊舉行,邀請國內外智能農業裝備、航空植保、作物種植服務、農業轉型技術、節水灌溉、設施園藝、“互聯網+”、新型肥料、種子、農藥等企業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