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麒院士:論新疆礦產資源的潛力與發展態勢|新疆-中亞礦業發展大會
據悉,中科院院士劉嘉麒將出席7月22日在烏魯木齊舉辦的“新疆-中亞礦業發展大會”,并就新疆礦產資源的潛力與發展態勢發表主題演講。
劉嘉麒院士從國家305項目執行伊始便參加了“遙感技術在新疆地質找礦中應用”項目的研究,并與新疆礦產部門合作,完成了“新疆礦業發展戰略與科技路線圖”。劉嘉麒表示:“通過多年工作,使我深深感到,新疆具有雄厚的資源優勢,對發展地方經濟,促進‘一帶一路’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新疆地質復雜,成礦條件好,找礦潛力大,礦產種類多。中亞地區已確定的32個成礦帶有16個涉入新疆,已發現的138種礦產占全國已知171種礦產的80.7%,在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中,有41種居全國前10位,其中居首位的6種、居第二位的9種,居前五位的27種……”對于新疆的礦產資源劉嘉麒了如指掌。
劉嘉麒認為,新疆是中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成礦域和國家礦產資源的重要基地,礦業在新疆經濟與社會發展中舉足輕重,對國家資源安全至關重要。把礦業作為龍頭企業,是帶動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新疆也是聯系國內多省區和中亞多國家的重要樞紐和主要通道,在‘一帶一路’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目前,與國內發達的地區比,新疆礦業落后的程度還相當大。”劉嘉麒認為,新疆地質勘查程度相當低,全區已完成1∶5萬地、物、化、遙勘測的面積平均不到15%。另外,新疆全區大中型礦山企業僅占礦山企業總數的6.8%,多數資源被小企業擠占,綜合利用水平低,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都比較嚴重。
為推動我區礦產資源健康有序轉換成經濟優勢、助力企業發展新疆和中亞市場,由新疆礦博會主辦、新疆礦業聯合會支持舉辦的“新疆-中亞礦業發展大會”,將邀請國內頂級專家到場指導新疆礦業發展方向。除中科院院士劉嘉麒、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付英、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院長王京彬、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華勇、中國地調局西安地調中心主任李文淵等國內頂級專家都將到場演講。
屆時,吉爾吉斯坦地質礦產資源署國務秘書阿薩諾夫·阿伊別克·卡特拉維奇將聯合哈薩克斯坦投資與發展地質礦產委員會主席盧斯朗·努拉舍維奇、塔吉克斯坦地質總局局長朱馬耶夫·穆羅德等周邊國家礦業管理部門領導參加,將對本國的礦產資源進行推介,希望大型礦業公司投資,實現互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