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會展業成企業“去產能”和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產業
近日,記者對新疆烏魯木齊市會展行業協會會長張學林進行了深入采訪。張學林介紹,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行業細分影響,會展行業也逐漸變得專業化和市場化。近年來,在協會的指導下,新疆會展業依托特有的資源和地緣優勢,配合自治區舉辦了一系列重要活動,其中農博會、礦博會、電力展、工程機械展、煤博會等專業展會為企業“去產能”和供給側改革提供引導與支持。
隨著中國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展會、論壇、會議等活動已經成為企業向外界展示科技與裝備水平的重要窗口。在企業大幅削減宣傳經費的現今,會展行業作為行業企業最為集中、采購群體最為專業、技術交流最為深入的活動,成為了新常態下企業進行品牌建設和獲取訂單首選的渠道。
權威機構統計顯示,中國的制造業產量已經占世界的近25%,超過德國成為世界制造業產出最大的國家,但制造業產品質量水平與德國、日本等國家有著明顯差距,總體上仍然處在發展水平較低階段。在國家“去產能”、“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的政策引導下,傳統企業開始了創新和轉型之路,會展經濟在行業中的角色也在不覺中發生了轉變。
“以往的會展業的作用主要是幫助企業宣傳、進行采購對接、技術交流和新品發布這四個方面。現在的會展業則是在逐漸引導企業實現以大帶小、以點帶面的局面。”張學林告訴記者,只有幫助企業之間實現了以先進企業帶動落后企業、以創新理念代替傳統理念,才能全面實現我國淘汰落后產能、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目標。
張學林指出,多年來,協會扶植了大批專業化行業展會,已經成功將國內各省市、自治區和兵團、國內外企業和中亞國家結連成一張緊密相連的網,形成以地方政府和兵團吸引企業投資,以企業高新技術帶動新疆發展的良性循環,并通過新疆的地域優勢將我國的裝備和技術輸出到中亞、西亞和東歐等發展中國家。
張學林還指出,通過工業經濟和農業經濟的雙向發展,新疆的會展業已經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主、中國產業援疆為輔的完善體系,將進一步帶動新疆的和諧穩定發展,為中國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全國企業都在大力發展智造業的形勢下,高效、智能、質量過硬已經成為衡量企業的新標準。新疆的會展行業就是要利用好‘一帶一路’政策和先進企業的技術優勢,幫助企業去產能、多創新,將我國原來很傳統、很落后的產能轉變為先進、智能、環保的產業,最終形成以市場運作為中心、高科技術與裝備為基石的生態產業鏈。”張學林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