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展:用“創新”的力量提升產業文明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12年3月19-21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展會共吸引了來自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企業1500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5家,展出面積達80,000平米,是全球規模的石油裝備展會。
cippe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展會上,眾多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中國需要一個世界級的石油展會。cippe石油展作為全球石油行業的“風向標”,日益肩負起這樣的責任與擔當。與本屆展會同期召開"國際石油產業高峰論壇"主題是“創造、創享”,這是cippe自誕生以來,一貫的價值主張——打造全球石油裝備企業溝通與交流的平臺,用創新的產品驅動進步,用創新的技術提升文明,用創新的視角分享財富,用創新的思維凸顯價值。cippe首次設立“創新金獎”, 旨在表彰和鼓勵對石油及裝備市場具有突出貢獻的創新產品、領先技術。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的“BH-VDT5000垂直鉆井系統”獲此殊榮。筆者認為, cippe作為行業的風向標通過不斷銳意創新,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國際化比例大幅提升。
本屆展會吸引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挪威、意大利、俄羅斯、韓國、丹麥等12大國家展團,國際化比例從原來不足20%增加到了近30%。
以美國展團為例,經過了2009、2010兩年的蓄勢,美國展團規模在2011年有所緩慢回升,達到1000平米左右,今年其面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000平米。美國經濟以“前低后高”的走勢結束了波折的2011年。全球經濟從去年底開始呈現加速復蘇態勢,這一點在展覽會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
二、對國際石油知名企業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本次參展的國際著名企業有俄油、烏克蘭石油公司、GE、國民油井、卡麥隆、貝克休斯、斯倫貝謝、西門子、卡特彼勒、康明斯、MTU、泰科等參加。卡麥隆、哈里伯頓等知名企業均以不同方式進行宣傳和推廣。cippe的展商中,世界500強企業達到了45家。
2012年伊始,國際油價在國際形勢、地域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等多方影響下持續上揚,帶動石油上游勘探開發等資本性投入快速升溫。在中國國內,“十二五”規劃對于高端制造業提出了更明確的發展方向,出臺并推進實施了一系列政策以加快高端制造業的產業進程。中國市場受到眾多國際巨頭的空前關注。
三、中國企業自信心進一步加強。
中國石油裝備產業發展迅速。處于平穩發展的石油裝備制造行業迎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企業在展會上的形象越來越豐滿,心態也越來越自信。本屆展會,中石油集團組織所屬二十余家裝備企業,傾力打造“中國石油裝備”統一品牌形象,展品涵蓋石油勘探、測井、開采、儲運等各個環節的頂尖技術及設備。中石化江漢展團推出的多款新型產品處于業界領先地位。
2012年恰逢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中海油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異軍突起,迅速成長為中國能源團隊和海洋產業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近年來一系列跨越式前進的大手筆,包括海上陸上、境內境外的發展,已讓國內外業界刮目相看。杰瑞,南陽二機等企業展品豐富,技術先進,充分顯示了中國企業的底氣與自信。
近年來,中國山東全力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構想,隨著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一批石油裝備企業以自主研發、技術進步為發展內核,迅速崛起,裝備制造產業由大到強。山東駿馬石油設備制造集團公司開發出的“三回程、模塊式、集成化”新一代高壓注汽機組,獲得多項科研成果,取得了4項發明專利及11項實用新型專利。2011年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金獎,成功打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
四、海工裝備企業比例接近40%
在各國加強海洋油氣開發的背景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成為關注的重點。本次展會上,海工裝備企業比例接近40%,這是之前的展會前所未有的。Aker Solutions、 赫普、FMC、蓋茨、霍尼韋爾、中海油、中國船舶、中船重工、中集來福士、宏華等企業均強勢出擊,全球海洋油氣巨頭、海洋工程裝備知名企業與國內海上油氣開采、造船企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謀發展。
筆者認為,中國是全球較大的裝備制造基地,國際石油裝備采購重心正在逐漸東移聚焦中國。國外客商可通過cippe找到合適供應商,并在展后直接到企業考察洽談;同時,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需求也造就了一個石油石化設備的龐大市場, cippe成為世界級石油展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