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大幕正式開啟——中國國際金屬加工技術設備展“捷足先登”
近日,伴隨著天津濱海新區行政區劃的調整,當地管理體制改革大幕正式開啟,區域九大功能區的產業布局更加清晰。中國國際金屬加工技術設備展早在幾年前就落戶天津濱海新區,在政策持續利好的背景下,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北方經濟規模、水平較高、展出實物較多的機械裝備業展會之一。
裝備制造業基地顯現“規模效應”
無論從哪個層面、任何角度來說,天津濱海新區都已經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版圖上的重量級角色。基礎雄厚、產業集群、配套完整、技術密集、資金充裕、輻射三北、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優勢,為未來這個區域的裝備制造業發展拓展了無限空間。
近日臨港工業區重型裝備制造基地規模初步形成,濱海機電園也已經基本顯現了產業集群效應,預計至2012年,年產值可達100億元。這些都標志著天津濱海新區裝備制造業產業布局也隨之更加完善。
“在今后一段時間內,至少是在‘十一五’期間,工業依然是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力量。”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專家張慶寶認為,完整的裝備制造產業鏈的形成離不開大量的配套加工企業,集群化是現代產業發展較顯著的特征,而完善的產業鏈則是推進產業集群的重要途徑。
眾所周知,天津有著良好的制造業基礎,裝備制造業更是涵蓋了行業內全部8大類產業,在汽車裝備、工程機械、機床裝備、石油化工設備、儀器儀表、通信終端設備、智能化裝備等行業領域具有較強實力,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裝備制造體系。天津在數控車床、數控鏜銑機床及加工中心方面具備了較強的基礎和能力,機械基礎件產品(機、泵、閥)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
濱海新區定位于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更肩負了帶動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根據《天津市裝備制造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全市裝備制造業總產值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速15%。同時實施工業戰略東移,提高產業聚集的規模和水平。“十一五”期間,以濱海新區為重點,將建成7-8個占地20-30平方公里的有形象、有實力的標志性產業聚集區。
制造業巨頭制造“乘數效應”
隨著不久前國務院批復同意天津市調整濱海新區行政區劃,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大幕正式開啟,區域九大功能區的產業布局更加清晰,這就意味著一方面產業集群化進程將大大提速,另一方面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工業項目的落戶將需要更多的、有實力的加工企業、設備制造企業進行配套。那么,如何實現配套企業聚集,不斷完善和延伸制造業產業鏈就成為了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充分發揮平臺作用,以與區域支柱產業相關的優質、務實、專業的行業展會服務和支持制造業發展。”天津開發區貿促中心負責人表示,一次好的專業展會就相當于一次“行業盛會”,大量國內外相關企業的聚集將產生集中的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人流和物流,從而發揮對推動行業發展的乘數效應。
記者了解到,IMPE2010(第六屆中國國際金屬加工技術設備展覽會)已經確定將于明年8月18日-21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該展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天津市政府和濱海新區管委會大力支持,將以創新、創優、創牌、創贏為主題,屆時展會將啟用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的全部9個展館,設置標準展位1800個,預計專業觀眾及買家將超過5萬人次。目前,杭州友佳、寶雞機床和深圳捷甬等一批知名企業已經預定了展位。
正是由于看中了濱海新區制造業的巨大發展空間,IMPE早在幾年前就落戶在了濱海國際會展中心。作為中國北方經濟規模較大、水平較高、展出實物較多的機械裝備業展會,IMPE在業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每屆舉辦都吸引了眾多制造業巨頭企業蜂擁而至。
據悉,在2009年8月舉行的第五屆IMPE上,3.5萬平方米的展廳中共設置標準展位1300個,吸引了國內外520家企業參展,共展出整機843臺,數控化率達93%。展品包括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特種加工機床,模具成型機床,鍛床、壓鑄機,數控系統、數顯裝置和機床電器,機床零部件及輔助設備,磨料磨具、刀具、工夾具及相關產品,鑄造、熱加工、焊接設備,檢驗和測量設備等。
參展企業方面,西班牙機床協會、哈挺、現代起亞、阿奇夏米爾、日本山善、三菱、倍加福、喬福、協鴻、東臺、友佳、青海一機、昆明機床、體阿金羅升、大族激光、齊重數控、北京精雕、北京機床研究所、上海精喬、天津一機、魯南機床、寶雞機床、桂林機床、體阿金鍛壓、巨浪科技、貴航工業、長沙機床和秦川卡發等諸多知名廠商悉數參會,國際化比例超過30%。根據《展會調查問卷》反饋顯示,展商對IMPE2009的滿意度達到89%,展會上有直接成交額的企業占65%以上,有52%的參展商達成了代理或分銷協議。展會現場成交額2.6億元,預計后續成交額將達到15億元。此外,分別有79%的展商和85%的觀眾表示愿意繼續參展或參觀IMPE2010。